當主管,就得「管人」!
當主管,是因為可以「管人」?
這是很多新手主管的直覺念頭,也是員工對升遷卻步的主因之一,擔心從「同事」變成「上級」會破壞人際關係、難以維繫原本的同事情誼,威嚴不足難以駕馭團隊。
但換個角度想:誰真的喜歡「被管」?
曾問過一位職場人:「你喜歡被管嗎?」
他笑著說:「當然不喜歡。」
那為什麼主管都不怎麼管你?他想了想說:「可能都有把事情做好,主管放心吧。」
這句話點出管理的核心:當員工表現穩定、自律,績效被認可,自然不需要被「管」。
那麼,為何仍有許多人認為主管就是整天管人、凡是干涉。管人顧人怨,因此不想接任管理職。
誤解一:當主管就是「管人」、「發號施令」
這樣的誤解,來自對管理的狹隘認知。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整合、引導與架構有序的推動力。
比起「發號施令」,更重要的是適切的分工與資源整合,讓團隊得以自主前進。
比起「管人」更優先的重點則在制度、流程與溝通明確的目標。讓任務推進更順利。
至於升主管會破壞人際關係?這是將「角色」與「關係」混為一談。擔任主管不代表要失去人情味,而是學會以清楚的邏輯與原則,展現決策的專業,而非流於情緒化或個人好惡。更不需要時刻都壞臉色、罵人才叫立威。
如同英國管理學者韓第(Charles Handy)所言:
「管理是讓人做出成果,而不是命令人工作。」
“Management is getting things done through other people.” – Charles Handy
🔍【案例一】立威不等於高壓管理
新任主管小杰,為了快速在部屬前樹立威嚴感,一上任便設高標施壓團隊,卻忽略團隊早已人力不足、流程混亂,半年內已有兩人離職,資深員工也紛紛反應,但小杰卻置之不理會。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團隊績效不升反降。
➡️ 啟示:若管理只剩壓迫,再優秀的人才也無法久留。管理應是激發團隊動能,而非消耗信任。

✅ 管理的核心:整合資源,推進任務
當主管,不只是承擔更多任務。而是從專注個人績效轉變為推動團隊前進的引導者。要聚焦在「釐清方向、整合資源、排除阻礙」,協助團隊充分發揮戰力。
轉換關注以下核心面向:
🔸 團隊流程是否順暢?
🔸 任務分配是否發揮人才優勢?
🔸 任務推進是否穩健有序?
🔸 團隊成員是否理解目標與清楚分工?
務實的管理,以管理「團隊任務推進」為首要。
🔍【案例二】管理需要溫度
餐飲集團營業部小楊升任區經理後,沒有急著召開會議盯KPI,而是走訪門市,聆聽第一線心聲。發現排班混亂、流程不清、制度鬆散,導致新人留不住、服務品質不一,連顧客都感到困擾,甚至影響業績。
小楊於是回報總公司,協請資訊部建立雲端管理系統、重整流程並建立明確的規範。員工更有依循方向,明確任務目標,業績也趨於穩定。
➡️ 啟示:管理並非「盯人」,而是掌握團隊執行狀況。建構清晰有序的執行環境,讓團隊安心發揮。
「管理的本質,是讓知識發揮生產力。」彼得.杜拉克
“The essence of management is to make knowledge productive.”– Peter F. Drucker,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誤解二:對管理的認知是員工個人想像,跟企業文化無關
有些優秀員工不願意升遷,是看不到管理職的成長機會,擔心被上下夾擊,甚至消磨掉原有的熱忱。
這也反映出企業文化的痛點,當組織缺乏支持機制,忽視管理培育,造成員工對管理職有錯誤的認知,自然無法吸引優秀人才接任主管職。倘若換來只會「搶功推責」以為只要「管人」者擔任,對組織發展不利。升不升主管,不只是職涯選擇,更與企業文化脈絡息息相關,但卻常被企業忽略。
🔍【案例三】吸引管理人才要多管齊下
某企業發現內部晉升意願低落。瞭解後發現,員工擔心升主管會「吃力不討好」。缺乏支持與回饋。
企業於是推動主管訓練與組織文化共識課程,強調支持式領導思維,重塑員工對管理的認知。也重新制訂管理職薪酬與福利制度,多管齊下吸引優秀人才擔綱管理職。
➡️ 啟示:許多公司輕忽企業文化是影響員工擔任管理職的意願。若不重塑認知與強化配套措施,優秀人才只會選擇閃避或退場,甚至也招募不到外部優秀人才。
「組織最怕的,不是沒有人想升遷,而是內外部有能力者都不想接。」有一天

✅ 結語:管理,是讓團隊一起前進的力量
成為主管,並非遠離「做事」的本位,更不是為了「管人」;而是能引導團隊、整合資源、推動任務有序落實。能用更宏觀的視角,善用更多的資源,帶領團隊走向成果。若只停留在「管人」的層次,將侷限管理成效。
管理,不是靠緊盯與控制,而是透過制度的建構、流程的優化,釋放團隊潛能,降低執行落差。
是透過制度而非人治。有序的任務推進,不必事事「管人」。讓大家各司其職、盡展所長外,也讓管理職成為值得投入、能收獲成就感的職務。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提出組織成長公式:
「組織的成果 = 員工的能力 × 幹勁 × 思維方式」
“Results of an organization = Ability × Effort × Way of thinking” – Kazuo Inamori,《活法》
以制度支持能力、以文化激發幹勁,以領導引導思維,團隊的力量,將不只是「做事」,而是能「成事」,這才是管理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