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行銷工作只是「寫企劃案」、「發社群貼文」、「辦活動」、「執行廣告」。
但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創意與執行,往往缺乏精準度。唯有結合具體的數據分析,才能拆解出實質的反饋,為行銷行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說:
Plans are only good intentions unless they immediately degenerate into hard work.
計畫只是良好的意圖,除非它們立刻轉化為具體行動。
行銷也是如此。缺乏數據佐證的行動,容易淪為自我感覺良好的想像。
若希望行銷職涯走得更長遠、擁有更多選擇,就必須培養數據分析的能力。
善用數據推動成長更精準方向
阿翔在有三家門市的連鎖咖啡店品牌擔任行銷專員,負責門市行銷活動與社群貼文。
剛開始,他認為只要活動做得熱鬧、社群內容圖美字美,主管就會滿意。
父親節檔期,他辦了「打卡送小禮」活動,打卡數看似不錯。
但當主管問他:「活動檔期的新客數多少?客單價提升多少?營收貢獻?相較去年活動的差異?……」
阿翔答不上來,只能說:「門市氣氛很好。」
相對地,同部門的大雄,七月辦的暑假活動,事前就設定追蹤指標,活動結束後,大雄迅速整理出完整的結案報告,分析活動期間的來客數、客單價變化、消費者反饋。還收到門市人員觀察到顧客對活動的評價,才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咖啡店會透過社群辦活動,對社群關注度低。還提出了下一季社群優化建議。
幾個月後,主管指定大雄擔任跨部門專案Leader,讓他累積更多歷練。同樣是策劃行銷活動,若能善用數據,也能發現問題,找到優化的機會點。

行銷人為什麼一定要懂數據?
1. 決策不能憑感覺
消費者行為像海底針,透過數據拆解、驗證,才能真正掌握。每一次活動、每一則貼文,都是一個「數據實驗」。
會數據分析的行銷人,能快速看出影響消費者行動意願的關鍵點。哪些資源該收斂,避免無謂的行銷行動,讓資源投注得更精準、更有價值。
2. 展現「商業思維」
數據能輔助制定更精準的策略,更能挖掘到商機。吸睛的文案、圖片,引人矚目的影片,也是在策略制定後,有更具體的方向完成,才能提高聚焦度。而主管、老闆、投資人更是重視能佐證推動成長的數據。
如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說的:
We are stubborn on vision. We are flexible on details. 我們堅持願景,但在細節上保持靈活。
數據,就是讓你靈活調整細節、貼近市場的最佳依據。
3. 提案更有說服力
提案單靠感覺會過於抽象。若能附上數據分析的佐證,將更具客觀度與說服力。例如:
- 「根據上次活動的短影片點擊率是長文章的2.3倍,建議本次強化短影音內容。」
- 「互動率下降12%,分析顯示影片素材過少,建議增加影音素材。」
- 「趣味訪談影片點讚、分享數最高,建議未來多拍同類型內容。」
有數據佐證,讓主管更信任你的專業,也更願意支持你的提案。
從哪裡開始練習數據分析?
讓我想起,每天一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營收等相關數據,並在每一次行銷活動後完成結案分析。
加上大學財金系的背景,後來面對龐雜的預算表、損益表等更複雜數據時,也完全不擔心。
數據分析並不困難。只要會基本加減乘除、百分比運算,每個人都能培養出數據敏銳度。,為行銷工作帶來更大的助力。可從以下數據開始,並延伸業務相關的數據熟悉,從中磨練數據分析力:
➡️客單價(Average Order Value, AOV)
➡️本月營收、本月 vs 上月營收成長率(MoM)
➡️本月 vs 去年同期營收成長率(YoY)
➡️產品銷售分析(Product Sales Analysis)、產品銷售排行(Product Sales Ranking)、產品滿意度(Product Satisfaction)、品類比率(Category Sales Ratio)
➡️曝光量(Impressions)
➡️點擊率(Click-Through Rate, CTR)
➡️轉換率(Conversion Rate)
➡️回購率(Repeat Purchase Rate)
➡️廣告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Advertising Spend, ROAS)
總結:懂數據分析加值行銷專業
不要害怕數據,它能幫助品牌找出問題癥結點,指引品牌成長方向。
從每一次活動結案報告開始練習。
從每一份企劃案加入數據佐證。
逐步培養以數據驅動行銷策略與創意的思維,讓行銷行動更有戰略性與精準度。。
讓自己不只「做行銷」,而是能帶領品牌成長的行銷戰略家。
行銷職涯,也才能走得更遠,擁有更多可能。
引用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說:
The purpose of business is to create and keep a customer. 企業的目的,是創造並留住顧客。
而數據,正是我們瞭解顧客、掌握市場、推動品牌成長的最強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