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我的他的一頁大不同
無論講座或履歷健診,幾度從學生那邊聽到”履歷只要一頁,超過沒人要看”的說法。
但也發現每個人自製履歷的一頁格式都不同。
有人表頭設計就超過5公分高度,表尾還有插圖。
字級大小不一,行距高度不同,照片尺寸也不一樣。
還有美編插圖,有直式、橫式,大小尺寸都不同。
因此每個人的一頁字數落差很大。
但履歷的重點在於頁數、字數嗎?
履歷降低面試遞減效應
幾度看過一頁自製履歷發現內容符合職務條件的優勢著墨過少,甚為可惜啊。
求職履歷是讓不認識您的企業先透過資料初步確認是否能擔綱該職務。
企業花費人力與時間安排面試,光喬出席人員就要花溝通成本,有可能人資代表有空但用人主管出差或更高層主管也要參加但卻撞到重要會議時間。
履歷與職務條件符合度越高才會越受青睞受邀面試。很多企業對面試邀約會考慮再三。
有些企業因人才荒,可能差不多符合就會邀面試,但面試過程中,若產生「遞減效應」,那麼離錄取就更遠。
甚麼是「遞減效應」?
當雙方不認識時,對履歷的文件內容多少會有認知落差。且很多人在看過資料後多少會有想像與期待。
面試時,面試官通常會確認履歷所述。
因此,當逐一確認履歷內容卻發現跟預期有落差時。除了會思考還要再問下去嗎?還可能質疑履歷內容,思索是合適的人選嗎?
且人才也會隱約感覺到回答得不好,但卻不知道不好在哪?
其實無關乎回答的詞彙好壞,而是履歷造成的遞減效應發作。
因為您可能都在否認對方問到的細節。
例如:履歷只寫擔任系學會副會長。
面試官:擔任系學會副會長有帶領完成哪些專案?有感到很有成就感的案例嗎?
人才:我都依會長交辦執行,偶爾會長會要我轉達提醒專案負責小組回報進度,並沒有帶領過專案。
上述這段舉例,其中落差在於企業以為副會長是管理幹部,會從領導管理中磨練到管理團隊、分配任務、專案推行、進度掌握、辦事效率或人際溝通的技巧。
但各科系的幹部頭銜名稱即便一樣但執行內容也不盡相同。即便是輔助執行的角色,也會有其磨練與收獲。
面試最怕產生遞減效應,因為也會影響觀感
by有一天
長篇的金庸小說、哈利波特是暢銷書喔
履歷的篇幅長短,字數不是重點。是否將符合該職務條件的優勢與強項都寫入,並有條理有重點地讓企業快速看到,看完後願意花時間面試進一步瞭解您。
很多人看長篇小說、金庸小說,哈利波特,每本都又厚又多字,為什麼還是看得下去?他們還是暢銷書呢。
因此當聽到有人說”履歷超過「一頁」,太多沒人要看”時,是否發揮思辨能力,想想影響履歷受青睞的重點的是甚麼?還是被框架在頁數裡。
有些學生羅列很多打工實習的公司名稱與服務年限,或寫了好幾行的社團與幹部頭銜,例如:系學會副會長、某社團公關長。
這些經歷都很棒,是能為學生的履歷加分的。
但卻沒具體說明執行過哪些專案任務?給出了哪些貢獻?
其實企業不見得清楚系學會副會長做了哪些事?從中累積了哪些軟硬實力或貢獻甚麼具體成果?
或寫道:經營系學會粉絲頁,粉絲數成長5%。
有數據成果很棒。但若能具體描述接手後對粉專經營有哪些思維,做了哪些具體投入,因而影響粉絲數成長,會不會讓企業更瞭解從中收獲哪些技能技巧?!
面試時當企業確認履歷內容時,認知差距也會降低。人才甚至還可看狀況再多延伸說明(沒辦法,履歷篇幅不夠寫不進去)。是否讓企業更驚豔原來您投入這個專案有這樣的成果是投入這麼多的熱忱。
不然粉絲頁在更新頻率提高、內容也還算有料下,多少還是會引起好奇而有成長。
內容才是重點
或許有人經歷豐富、戰功彪炳,待過的公司與頭銜大家都很清楚,履歷也只是個型式,或許連一頁都不需要就受到挖角。
但學生或應屆畢業生,在沒有那麼多的工作經驗之前,更要把重點擺在履歷內容。
並非侷限於頁數。
將履歷想像成行銷自己的一份文件,如內容行銷般,內容才是王道。
#職場新鮮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