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事背叛了!職場沒有友誼?

就個人職場經驗:有的。工作這麼多年以來,有不少前同事變成朋友。
職場是能收獲到友誼的,說不定還能交到一生摯友。

那為何還是有很多人疑惑職場可以交到朋友嗎?
還被提醒:叫你去工作不是叫你去交朋友。

那麼,該怎麼界定職場友誼?以下提出幾個觀點:

清對朋友的定義

簡單整理所遇過的同事模樣:

  • 工作合作能溝通、相互配合。遇到難題會傾聽理解,甚至在有限的權限資源下提供協助。
  • 當你獲得升遷加薪時不眼紅,還不吝給予肯定,為你開心。
  • 當你被主管責備時,陪伴,甚至安慰鼓勵或客觀提供建議。
  • 工作遇到矛盾衝突,會以理解的態度,而不是暗地使手段,只想你輸他贏。
  • 當你因私事干擾到工作時,願意理解,而非私下胡亂耳語。
  • 對你工作的用心看在眼裡,甚至在主管面前美言或不吝引薦。


這樣的同事,不僅共事時有安心感,甚至合作愉快;離職後,也願意持續交流、保持友誼吧。

相對的,整理曾聽聞過的情況如下:

  • 遇到利益衝突就背叛被棄你,認為是他應得。
  • 爭功諉過、愛搶功勞,即便知道你用心工作,沒幫忙說話卻還在主管同事面前說你壞話。
  • 當你的表現獲得上司肯定,他卻眼紅不屑還私下到處胡亂耳語。
  • 當你被委予重任接到重大專案,工作上需要相互配合時,不但不配合還頻頻找麻煩。
  • 總認為你比他差勁,人前人後兩個樣。
  • 愛欺負新人,從你是新人到後來的其它新人都無一倖免。
  • 把你介意的事到處講,即便向他反應卻仍不顧你的感受,還認為自己沒錯。
  • 慫恿你做出對公司或工作有違法或違反職業道德疑慮的事,溝通後還取笑你膽小。


以上是職場常見的小人樣態,就不多舉例。但這樣的同事會是你想交的「朋友」嗎?

工作時間佔清醒時很長,職場裡發生的種種狀況很容易影響心情、牽動情緒。
人是情感動物,即便工作性質常面對操作機械,都免不了要跟人交流。
但職場也只是我們認識更多人的場域之一,只要不妨礙到工作,也沒必要讓不妥的同事成為朋友進到你的人生。

●每個人對職場的想法不同,日久見人心

「日久見人心」雖是老話,但友情是禁得起考驗的。且友誼歷久彌新,真正的友誼貴在雙方能相互理解,願意傾聽、溝通、多交流、多理解。

起初還不夠瞭解同事,卻願意與人為善,釋出善意,這其實沒有不對。
但萬一識人不清,遇到被同事背叛感到難過,這也很正常,無須苛責自己。

再則,不是每個人都有交友廣闊的需求,但不代表這樣的人不是好同事,不能成為朋友。每個人來到職場的目的不同,有些人扮演多重角色,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最煩惱的是能否趕緊完成工作以便準時下班接小孩或回家煮飯,以免被婆婆叨念。

有些人已經有知心好友並感到滿足,職場對他而言只是來工作,一視同仁都是同事。即便有人想跟他成為朋友,也不覺得有必要,認為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好。

有人職場目的性很強,認為就算不擇手段,就是要拚職位、薪資,取得資源、權力。這樣的人沒因成就自己踩著你往上爬就不錯了,更不會花時間想職場友誼。但對這樣的人,工作合作能相互配合,既滿足了他,也對你無傷。

因此,同事是否能成為朋友,彼此要能認同,有時候不見得是你的問題,無需太介懷。
若趕到某位同事人不錯,緩一緩再確立朋友關係,別很快地就一股腦兒把所有事情跟對方說,待發現到對方真面目才驚覺被背叛。

讓職場友誼自然形成,聽聽老生常談:日久見人心。

●順其自然,通過複雜職場試煉留下真友誼

因為工作關係,跟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完成挑戰,一起相互扶持度過難關,彼此勉勵捱過魔鬼上司的管理,克服專案考驗等。
或是有共同的嗜好興趣能互相交流,或是人生經驗有諸多共情點能說上幾句心裡話……等。

無論甚麼狀況,有機會在職場遇到很棒的同事,先珍惜這份「同事」情誼,漸漸地有可能就成為朋友,創造職場有誼。職場只是收穫有誼的場域之一,同事成為朋友也只是交到朋友的方式之一。

回想當你還在學生時代,或參加社團、活動,去到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時。從相互認識到建立友誼關係往往是漸進式,就算說幾句話就一拍即合,就是感到此人跟自己非常有緣,快速成為朋友,難道接下來當考驗或利益衝突襲來時,不曾有過原來你是這樣的想法?是這樣的人?因此,保持平常心,繼續保有良善、真誠、正直,更不用先嚇自己,認為職場沒有友誼只有互相鬥爭的關係。

想想,希望跟甚麼樣的人做「朋友」,就不會對這句話感到困惑了。

此外,當遇到天使同事,即便還不是朋友,要懂得表達感謝,畢竟每位工作者都有公司賦予的職掌範圍,加上職場有複雜成分在,沒有人理所當然應該幫你,更不要先入為主認為沒有幫你就是壞同事。

如果有機會從同事變成朋友,在複雜的職場洗禮下,相信你們會有更多共同經歷過的酸甜苦辣回憶為人生增添色彩,更有滋味。


You’ll also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