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要跟外送平台合作嗎?

疫情前就有外送平台合作

這幾年,餐飲外送非常夯,也融入生活日常。

但早在疫情前,餐飲業就有外送服務,也會跟外送平台合作,但因消費者偏好到餐廳用餐,享受氛圍,品嚐廚房送出來就到餐桌的食物; 或是想買一、兩杯飲料親自到店購買。 因此,若非主攻外送或有規劃外送車隊,餐飲業多半當「外送」為服務之一,滿足不方便到店用餐的顧客。
即便跟外送業合作,有單就送,也非營運主力。 手搖飲業多半也有自行外送服務。

疫後,消費習慣起了變化,有些人會仰賴外送平台,時不時也會看到外送平台放送廣告。

一定要跟外送平台合作嗎?

台灣其實不大,餐飲業卻百花齊放,選擇非常多,是消費者之福。
就企業角度,外送業收費也是一筆營運成本,透過外送平台,要先做好評估,即便因疫情關係跟進,仍要留意合作後的效益。

該怎麼評估呢?

可視本身條件,期待外送平台扮演哪個角色來滿足店家需求:
1.當作外送人力:想提供外送又擔心人手不足,增聘專職人員又不符合成本效益,但忙碌的餐期又常有外送需求,在員工分身乏術下,也會影響外送品質,甚至釀成客訴。

這時,以分擔外送任務的角度思考,無須每月支付一筆固定薪資,而是由平台聘僱外送人員協助外送,再支付外送費。

2.視為行銷資源:有些品牌進駐新區域,礙於消費者聽過品牌但不清楚我家附近有嗎?導致「在地有此店」的知名度施展不開。
可視為行銷資源,藉由平台曝光門市「在地」知名度。

全新品牌(店家)對自家產品有信心,一旦經顧客試過絕對會愛上。也可以行銷資源的角度評估,再遠都有外送人員幫忙送,顧客吃得滿意會回購或成為口碑行銷傳播者,幫店家宣傳。

倘若有其他行銷資源,評估後效益不大,不如做好基本面跟善用既有的行銷資源,顧客自然慕名而來。

3.拓展新通路:即便有提供自行外送,仍希望消費者能從更多管道來(讓消費者方便購買)的角度思考。人手一機的時代,加上疫情帶動,的確新增一群想解饞填飽肚子時會到外送平台找找的消費族群。

通路策略會影響品牌在不同通路有差異化的商品展示與價格策略。

消費者打開外送APP隨時就能訂,走到哪訂到哪,非常便利。但外送平台上的競爭是很「在地化」。
各家產品、價格、優惠在平台上一目瞭然。消費者選擇多了,產品特色、差異化、價格、評價等都將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是否把所有產品都一股腦兒放上平台?

數位時代,資訊傳播速度快速,透過手機就能快速搜尋資訊,當消費者想訂購時,卻遇到……
品項缺東缺西?
跟店內價格差異過大?
找不到明星產品?
收到的商品跟內用狀態或平台上的照片差異過大…..等。

漸漸的,給出的印象就容易被定型在:OO外送平台上買這家店不OK。
外送平台再便利,不代表消費者想當冤大頭。因此,餐點跟內用的整體狀況切勿差異過大。
有些店家因外送平台成本關係,從”節省”食材數量來樽節成本,但消費者並不瞭解成本結構,卻會因消費習性導致觀感不佳,甚至客訴或負面宣傳,得不償失。

平台上的競爭是很「在地化」需更有彈性的管理

雖然外送已融入日常,但不代表餐飲業非得要跟外送平台合作。
跟外送平台合作的主要關鍵點也不是在行銷,需要評估整體面。

自行外送往往透過電話聯繫,店家可視當下狀況確立訂單並向顧客充分說明。
但外送平台訂單一旦成立,將受平台規範,再忙還是要儘速完成。也可嘗試在開業初期先自行外送,待營運上軌道,評估過再合作也不遲。

門市多的總公司要更瞭解合作條件對營運成本的影響,是否有優勢談判條件?並將相關資訊提供給各地直營、加盟店參考,更靈活彈性的管理機制,協助門市評估合作,畢竟企業仍希望實際幫助到營收,單店也要自負盈虧。

合作後的營收損益如何?跟未合作前相較是「成長」、「持平」或「更差」?
關注財報變化以便因應調整。

此外,務必留意,一旦開啟合作,品牌將曝光在消費者眼前,有機會讓顧客開啟消費體驗。從中把握到自外送平台來的顧客;或因此自曝其短,端視店家如何把握機會。切忌拿商譽、品質跟消費者開玩笑。


You’ll also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