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子兵法看年度計劃

時序進入到九月,企業將進入擬定明年年度計劃的旺季。

每年到了這時候多少有心理準備要進入魔鬼期,有些會提早構思跟蒐集資料。這段魔鬼期其實不會太久,因為接下來還有總公司審核外,有些企業還需再彙報海外總公司、修改調整、定案、預算入到財務系統、向相關單位佈達等一連串作業。

形成策略

各企業制定年度計劃規模不一,從發展企業整體策略到各單位功能性策略,對內要發揮組織激勵到對外拓展知名度、刺激營收成長等都是大工程,更是制定者非常燒腦的一段時期。撰寫年度計劃一開始就不容易,因為要先形成策略

倘若這一年來都不曾對公司營運深入關心,對品牌發展未深度瞭解,制定年度計劃會更加困難。更遑論還有外部環境、趨勢變化,都掌握到了嗎?!

年度計劃架構

  1. 回顧
  2. 內部分析
  3. 外部分析
  4. 策略
  5. 計劃
  6. 預算&時程表

一般年度計劃架構主要包含兩部份:回顧展望。回顧就是盤點年度表現,而來年的策略計劃就在展望中。企劃案是很靈活的,架構標題都可視狀況賦予有創意的名稱。

策略形成後用短短幾個字一言以蔽之撰述或成為口號並不容易。但不用擔心,透過內、外部分析,將會有很多心得琢磨出策略。

企業內部資料是最容易取得與處理,但有些企業可能連這部分都有困難(請不要驚訝),端視平時是否有投入建構基本面。有些企業缺乏資訊系統彙整數據資料,靠人工處理也非不可,畢竟excel功能強大。重點在於彙整後的洞察分析,甚至有具體建議。過去一年若沒有如例行性工作般處理相關資料,這時就需要花時間整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若不夠透徹,怎麼瞭解自身在競爭市場所處的優劣勢。

一年12個月,一月整體表現不佳,第一季表現疲弱都不能代表整年度表現。真要「知己」,平時下功夫的質量化分析能洞察多深就多深。質化資料很可貴,能再量化更好,例如:客訴內容都攸關哪些面向?產品?是產品的功能還是外觀?或是產品本身沒問題但寄送的品質影響觀感……等,都影響策略、計劃的制定。

策略的形成還會參考組織、願景、目標、資源,甚至夾雜老闆的喜好(這部份最好以專業判斷為主,但實務面的確有可能會發生)。除行銷、營運跟對外非常重要的競爭策略外,很多幕僚單位運作也是在幫企業賺錢,因此包括組織規劃、流程改善、風險分散等都可涵蓋在年度計劃中。但這不代表因此就要洋洋灑灑寫出厚厚一疊,端看上述提到梳理出來的核心重點,甚至制定出短、中、長期目標。

培養預見能力

常見用在策略形成的swot分析只是分析方式的一種,分析方式向來都不會只有一種,仍需綜合面向評估。

制定年度企劃雖不容易但卻是運用洞察與思維的好機會,並可培養預見能力。

企業需要更有彈性因應市場需求,因此,策略的形成有可能來自先敏捷行動因應局勢變化,再制訂出策略。而就行銷面而言,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猶如變形蟲般般變來變去,因此,除了常聽到的市場滲透策略、多角化成長策略外,其實有更多創新變形。這都要靠平日基本功做透透,才能在制定年度計劃時有所參考評估,制訂更精準的策略與計劃。

曾聽聞有人說:「年度計劃都是做交差的,反正明年也不一定照著做。」個人不太同意此說法,畢竟要玩就要玩真的,要能付諸執行,做策略擬計劃才有意義。

要玩就玩真的,審時度勢亦是必要的

雖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無人能精準預測來年,年度計劃是活的非死的,且讓企業或組織有目標與方向。當要付諸實行時,適「時」調整、視「時」勢、視「時」效、視最佳「時」間點,審時度勢再評估都很正常。

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思是夠瞭解自身跟對手,即使百戰也能有靈活的方式因應而百戰百勝。地形篇又提到「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可見能洞察分析越面面俱到,勝利更將在望。就行銷來看,瞭解本身優劣勢、盤點資源;瞭解競爭對手、目標對象、市場環境等,每一次行銷行動將有更萬全的準備。

🐳孫子兵法之品牌管理運用系列


You’ll also love